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市场规模达680亿元!“网红”牛蛙在预制菜赛道何以着力? 网红再度引爆餐饮市场

市场规模达680亿元!“网红”牛蛙在预制菜赛道何以着力? 网红再度引爆餐饮市场

2025-05-12 02:44:12 [百科] 来源:智趣阁

市场规模达680亿元!网红“网红”牛蛙在预制菜赛道何以着力?|预制菜大单品⑦_南方+_南方plus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一道由蛙后腿肉烹制的蛙预“香油石鳞腿”在宴席上被大加赞扬。而今,制菜一只小小牛蛙,网红再度引爆餐饮市场,市场赛道成为全国各大食街的规模常驻“网红”。据红餐大数据,达亿截至2023年12月,元牛国内牛蛙及相关餐饮门店已经超过5万家,蛙预同比增长15%。制菜

近年来,网红全国牛蛙餐饮迅速发展,细分实体门店和创新菜式越来越多。在大量需求的推动下,牛蛙预制菜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C端市场快速起步,各种“牛蛙+”个性化产品营运而生,带动消费更加火爆。

在餐饮业的强势带动下,牛蛙能否再续网红神话,在预制菜赛道打下一片江山?

市场规模达680亿元

相关企业数量五年翻番

在每个城市的中心商圈,几乎必有牛蛙餐饮店的身影,且几乎人满为患。只要远远望见店面的招牌,听到牛蛙在干锅上的“滋滋”响声,味蕾就仿佛受到刺激,霎时胃口大开。

山海河湖之产皆可入馔。在中国,食用蛙类有悠久的历史。北宋诗人黄庭坚有诗句“岁晚亦无鸡可割,庖蛙煎鳝荐松醪”,大文豪苏东坡曾写下“何以侑一樽,邻翁馈蛙蛇”。蛙的高光时刻,出现在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宴席上,一道为“香油石鳞腿”的菜肴让里根赞不绝口。这道菜的主料“石鳞腿”,就是蛙的后腿肉。

中国牛蛙养殖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牛蛙产业逐步成型。到2014年前后,牛蛙餐饮进入发展快车道,涌现出蛙来哒、哥老官、蛙小侠、咏蛙等一批著名连锁店品牌,牛蛙逐步成为餐饮界常驻“网红”。

“大众喜爱的菜式,几乎没有牛蛙不能做的。”蛙来哒集团董事长罗清介绍,在流行最广的香辣菜式中,牛蛙可以完美融合,干锅牛蛙、香辣牛蛙、泡椒牛蛙……相比于小龙虾、大闸蟹等品种,牛蛙可全年供应,极大满足了市场需求。业界估算,到2023年全国牛蛙市场规模达到680亿元。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国内牛蛙餐饮门店(包括牛蛙专门店和与相关餐饮门店)已经超5万家,同比增长15%。

牛蛙在美食圈中的影响有多大?资深媒体人、著名美食家一怪这样描述:如果说跟十年前比,今天饭店的菜单上多了一道菜,那必定是牛蛙。街边店多了“干锅牛蛙”,烧烤店多了“锡纸牛蛙”,东南亚餐厅多了“咖喱牛蛙”,串串店多了“麻辣蛙腿肉”,本帮面馆里多了“酸汤牛蛙面”,潮汕菜餐厅多了“牛蛙砂锅粥”,就连西餐厅也有一道“奶油焗蛙腿”。

牛蛙赛道的入局者也在不断增加。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牛蛙相关企业注册量已超670家,同比增长45.4%;全国牛蛙相关企业存量已超2070家,同比增长30%,相比2019年增长了123.4%,实现五年翻番。

产业规范化发展加快

C端市场将出现更大机遇

在主要水产品种中,牛蛙可说是自带“网红”特质。牛蛙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大单品,非常符合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食材的需求。且其肉质紧实口感好,可以搭配各类食材进行口感创新,尤其是火辣刺激的川湘口味,社交属性和推广性极好。在此基础上,近几年的牛蛙产品开发得以进一步多元化细分,产业发展势头愈发迅猛。

行业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牛蛙门店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门店数占比超77%。从省级行政区来看,广东、江苏、四川三省门店数排名前三,占比均超10%。总体来看,二线及以上城市门店数占比超六成,全国牛蛙门店数TOP10城市中,广州、深圳、宁波门店数排名前三。

由此可见,牛蛙餐饮分布和预制菜C端市场成长吻合度较高,在城市密集、生活节奏快、消费能力强的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或将成为未来牛蛙消费的热点市场。

经过近十年时间,产品同质化、供应链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开始在牛蛙餐饮业出现。为了建立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抢占市场,当前,不少头部餐饮企业开始重视供应链建设。以蛙来哒为例,其于2018年在上游养殖端自建养殖基地建设,目前已在安徽、湖南、广东等地拥有养殖基地超1000亩,通过养殖示范基地培训和订单式合作,进一步推动养殖产业规范化。

同时,蛙来哒在销售端尝试打造新的品牌体系,开拓新销售渠道。数据显示,2023年蛙来哒通过抖音直播间销售蛙锅约20万份,直播销售额超2000万元,涨粉4.6万人,其中新客下单占比达86%。

行业人士表示,牛蛙预制菜有望借势而上,抢抓C端市场的机遇,以更新颖的产品形象,更便捷、美味的产品设计,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多项优势催生“网红”

众多企业力推牛蛙预制菜产品

在各大电商和网络平台上搜索“牛蛙”,各种产品眼花缭乱,青花椒牛蛙、辣卤牛蛙、香辣牛蛙、麻辣牛蛙、紫苏牛蛙、水煮牛蛙等等层出不穷。口味多元、烹饪手法多样的牛蛙预制菜产品,满足了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饮食喜好。

在餐饮市场的网红驱动力及预制菜发展的无穷潜力下,牛蛙预制菜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广东是中国牛蛙养殖量最大的省份,约占全国30%。在预制菜风口发展下,不少水产企业加快布局牛蛙预制菜生产线。

食品龙头企业国联水产集团自2022年开始将牛蛙作为有望营收过亿元的大单品,面向B端和C端进行产品开发,陆续推出了泡椒牛蛙、金汤酸辣牛蛙、脆皮香酥蛙等预制菜产品。

汕头市冠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牛蛙贸易出口处于领先地位。负责人柯锐城表示,目前冠海牛蛙产品出口基本都为预制菜形式,经过公司多年技术攻关,用冻蛙生产的预制菜口感已很接近活蛙,复原程度达90%以上,未来将会研发更多即食牛蛙产品,进一步丰富预制菜产品种类。

视野放到全国,不少企业推出牛蛙预制菜产品。食品巨头安井推出辣卤、香辣、紫苏三种风味的牛蛙预制菜,选用大规格牛蛙,用秘制配方腌制,香醇美味渗透到蛙肉每个部位。新希望“美好”品牌推出呱呱安心蛙,通过大品牌做背书,产品一经推出,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网易严选推出功夫牛蛙;中洋鱼天下在京东旗舰店内上架了四去免洗牛蛙、半成品预制菜青花椒牛蛙;麻六记推出仔姜牛蛙;品珍科技旗下品牌御鲜峰推出香辣牛蛙和紫苏牛蛙……

据行业评估,目前牛蛙流通以鲜活形式为主,加工比例不到2成,以养殖产量估算,加工量尚不足20万吨。可以看出,牛蛙预制菜有巨大发展空间,将来随着加工、物流、营销等快速发展,美味的牛蛙产品将摆上更多消费者餐桌,成为预制菜行业的新亮点。

【记者】孙岁寒

【来源】南方农村报


(责任编辑:娱乐)

    推荐文章
    • 男子拔牙后离世!6种情况让拔牙变“凶险”

      男子拔牙后离世!6种情况让拔牙变“凶险”4月21日,四川广元一女子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其31岁的丈夫拔牙后经抢救无效身亡,但丈夫并没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类似这样因拔牙威胁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看似普通的一次拔牙为何会引发严重 ...[详细]
    • 多措并举应对用电高峰

      多措并举应对用电高峰随着高温天气到来,用电高峰期也到来。各方应早谋划、早部署,采取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稳定用能价格等系列措施,全力攻坚,保障夏季电力能源供应。一是大力提高发电量,保障电力能源供应。要加强考核力度,推动具 ...[详细]
    • 王健林这手棋布下千亿局 万达并购体育传媒集团盈方

      王健林这手棋布下千亿局 万达并购体育传媒集团盈方王健林(中)、盈方CEO菲利普·布拉特(右)、桥点资本代表沙维尔·罗伯特在签约仪式上回答记者提问10.5亿欧元,万达集团昨天宣布牵头3家公司,并购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100%股权。这只是王健林向世界文 ...[详细]
    • 钢市迎三年最大涨幅 业内:小心回调风险

      钢市迎三年最大涨幅 业内:小心回调风险钢市的疯狂已是多年未遇,一涨再涨让很多人措手不及。昨日(3月7日),国内钢市现货和期货均保持火热行情。其中,黑色期货品种均出现一字涨停扳行情。期货市场的疯狂也使得现货市场报价一涨再涨。《每日经济新闻》 ...[详细]
    • 堡垒之夜摩托艇兜风完全攻略水上驾驶技巧与操作步骤详细解析

      堡垒之夜摩托艇兜风完全攻略水上驾驶技巧与操作步骤详细解析在堡垒之夜的地图中,摩托艇Motorboat)作为唯一具备战术机动性的水上载具,自推出以来便成为玩家快速转移、实施水上突袭的核心装备。将从基础操作到高阶战术进行全面解析,帮助玩家掌握这一水上利器的使用 ...[详细]
    • 证监会下发7家企业IPO批文 筹资总额不超28亿元

      证监会下发7家企业IPO批文 筹资总额不超28亿元今年以来,证监会共核准了5批38家企业的IPO批文,其中9家直接定价发行。本轮获批企业控制在10家之内,并且筹资总额不大,体现了管理层对市场的呵护新一批的IPO批文4月11日下发。《证券日报》记者获悉 ...[详细]
    • 银行业风波未平 欧美股基资金外流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市表现

      银行业风波未平 欧美股基资金外流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市表现在欧美银行业频频出现负面新闻、美联储等仍持续加息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欧美市场情绪日益谨慎。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最新数据显示,在截至3月22日的一周内,该机构监测的欧美股票型基金均出现资金净流出,中 ...[详细]
    • 降息利好落地 A股后市走势惹争议

      降息利好落地 A股后市走势惹争议扰动二级市场已久的央行降息在2月28日落地,朋友圈里瞬间被降息消息刷屏。多家券商更出动全行业分析师,集体加班上阵解读。与此同时,分析师针对大盘此次所受短期刺激幅度、蓝筹行情是否可再起等也出现观点分歧。 ...[详细]
    • 2024年上市银行人力成本普涨原委:争抢科技金融人才

      2024年上市银行人力成本普涨原委:争抢科技金融人才摘要:随着A股42家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披露收官,《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上市银行人力成本支出显著增加,42家银行职工薪酬总额同比增幅超3%,其中农业银行以22.25%的薪酬涨幅领跑。 ...[详细]
    • 仅用96天,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300亿件!

      仅用96天,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300亿件!39天破100亿件!67天破200亿件!96天破300亿件!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上午8时,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300亿件,比2019年达到300亿件提前了99天,比2022年提前了18 ...[详细]
    热点阅读